木材燃烧的速度,是用木材颜色的变黑,即单位时间内炭化扩展的深度来计算的。影响木材燃烧的因素比较多,过程也比较复杂。木材燃烧的特点是燃烧产物多,火焰大,温度高,蔓延快。木材燃烧和蔓延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木材的种类、环境温度、通风条件、木材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,以及木材的含水率.
1.木材的种类
木材因种类不同,所含树脂和油分也不同。针叶树木含树脂和油分较多,如松节油,松香等,特别是马尾松、油松含这类物质最多,而几质地疏松,接触火源即能燃烧.而阔叶树木含树脂较少,密度大,木质硬,比针叶树木要难于引燃。
2.引燃温度
木材的燃烧蔓延是以辐射的方式向周围散布热能.火焰辐射热能最强的地方,就是火势最猛烈的地方,由于辐射热的影响,周围的温度很高,当温度达到木材的燃点时,周围的木材很快就被烤着,距离越近,烤着越快。室内储存木材,起火后除了辐射热以外,还会产生对流传热,加快了蔓延速度.
3.通风条件
木材起火后,火焰一般沿着木材的表面蔓延。由于木材堆垛里面的每根原木之间,都有较大的空隙,这些空隙形成一种自然的通风条件。一旦木材堆垛着火,火焰就沿着这些空隙迅速扩大到整个堆垛的内外,如果有风,蔓延更快.特别是板材、方材,由于工艺需要,堆垛往往是纵横交叉、三角交叉等,中间都留有更大的通风空隙.
4.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
木材燃烧和蔓延的速度,与木材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有关。体积相同的木材,表面积大的火灾危险大,因为表面积大的木材占空间面积大,与空气中的氧接触面就大,所以容易燃烧。
5.含水率
木材燃烧和蔓延的速度与木材的含水率有关.一般新进库的原木含水率在60%以上,江河水运进库的木材含水率高达120%以上,不易燃烧。但原木长期存放后,含水率可降低一半左右;板材,方材长期储存,水分逐渐蒸发,含水率降到12%-18%,就不再继续下降了,这种木材叫气千材,容易燃烧.而枯立木、风倒木、空心木,腐朽木等含水率更低,叫做全干材,极易燃烧.如空心木在气候干燥季节遇到火星落上,便能引起无焰燃烧。
木材的含水率能否达到气干材的程度,与平衡含水率有关。平衡含水率,是指木材中的水分在空气中蒸发一直和空气湿度处于相平衡的状态,其值随空气的相对湿度而变化。空气湿,平衡含水率就高,木材就湿;空气干操,平衡含水率就低,木材就干。平衡含水率还受到气温和风力的影响.相对说来,平衡含水率低的季节,木材的火灾危险性就大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