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进行耐火构造设计时,当遇到某些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嫩烧性能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时,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。常用的方法有: 1.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 建筑构件的截面尺寸越大,其耐火极限越长。此法对提高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十分有效。 2.对钢筋泥凝土构件堆加保护层厚度 & ...
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与构件的材料性能、构件尺寸、保护层厚度、构件在结构中的连接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.建筑构件的完整性、绝缘性和稳定性这三个因素都能影响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。 1.完整性 失去完整性是指分隔构件当一面受火作用时,在试验过程中,构件出现出现穿透性裂缝或穿火孔隙.使其背火面可燃物燃烧起来。 ...
建筑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分隔构件、承重构件及具有承重和分隔双重作用的承重分隔构件三种。不同构件达到耐火极限的条件是不同的,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是根据构件的作用而确定的。 1.分隔构件 隔墙、吊顶等,当失去完整性或隔热性时,就说明其达到了耐火极限.也就是说,此类构件的耐火极限是由完锥性、隔热性两个条件共同控制的。 2.承重构件& ...
影响建筑材料耐火性能的因素有哪些? 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主要由建筑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环境因素决定。 I.热膨胀系数 建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越大,在火灾高温下变形就越大,越容易破坏建筑结构,因而也就越不耐火。 2.导热性 建筑构件的导热系数越大,热传 ...
按照燃烧性能,通常将建筑材料分为以下三类: 1.不燃性材料 不嫩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高温或火烧作用时,不起火、不微燃、不炭化的材料,如金属材料和无机矿物材料等. 2.难燃性材料 难燃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高温或火烧作用时,难起火、难微燃、难炭化,当火源移走后,燃烧或 ...
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。建筑材料可以分为结构材料、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。结构材料包括木材、竹材、水泥、石材、棍凝土、金属、砖瓦、陶瓷、玻璃、工程塑料、复合材料等,承受各种载荷的作用,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、油漆、镀层、贴面、各色瓷砖、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;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、防潮、防火、防腐、阻嫩、隔音、隔热、保温、密封等。
JGJ 59-2011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》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达标项目包括保证项目(现场围挡、封闭管理、施工场地、材料管理、现场办公与住宿、现场防火)和一般项目(综合治理、公示标牌、生活设施、社区服务)两项内容。其达标要求见图1-2和图1-3.
(1)工地主要入口要设置简朴规整的大门,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,标明工程名称、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等内容. (2)施工现场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,划分区域,明确管理负责人,实行挂牌制。 (3)施工现场场地平整,道路坚实畅通,有排水措施,地下管道施工完后要及时回填平整,清除积土。 ( ...
(1)土方运输装载必须低于槽帮l5cm,并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,杜绝运输途中扬尘和遗撤污染道路和环境. (2)运土车不允许带土出场,必须在工地大门口对车轮采取清洁措施。 (3)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到指定的消纳场所,不准随时乱倒。清理施工垃圾,必须搭设密闭式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,严禁随意抛撒.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设置用 ...
(1)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,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。有条件的施工现场应采用废水集中回收利用系统。妥善处理泥浆水,没有经过处理的泥浆水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。 (2)搅拌站、洗车台等集中用水场地除设沉淀池外,还应设一定坡度,不得有积水。现场道路应高出施工地面20-30cm,两侧设置畅通的排水沟,以确保现场不积水 ...